成都职称评审新举措:成都职称制度改革的“五大举措,四大亮点”

成都中高级职称评审的新举措,评审事宜,有必要单独同大家讲下。

《成都职称制度改革的“五大举措,四大亮点”》

我市发布了《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项改革将惠及全市约186.8万名专业技术人才:“此次改革落实了中央和省委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精神,向用人单位放权,为人才松绑减负,完善了配套政策,释放了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人才评价与成都经济社会发展高度协同。”

那么“改革”到底改了哪儿?
首先我们来详细解读“五大举措”

1、破除“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的“三唯论”

鲜明树立品德、能力和业绩导向 差异化设置评审条件

此次改革首先着力破除“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倾向,拆解“硬杠杠”,旗帜鲜明地树立重品德、能力和业绩的评价导向,提出将业绩、能力和贡献水平作为职称评价的主要依据,今后将根据不同系列(专业)的职业特点,科学设置学术水平、技术水平、专业水平条件。针对过去职称评审中外语、论文、计算机“一刀切”问题,进一步明确差异化设置论文条件,对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也不作统一要求。
为突出产业需求、企业需求和市场认可,《意见》明确要科学设置学术水平、技术水平、专业水平条件,重点考核专业技术人才履行岗位职责的工作绩效、实际贡献、创新成果,将业绩成果推动行业发展的影响力、对产业发展的实际贡献、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作为重要评价指标。
同时,改革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建立用人单位评价专业技术人才品德制度,通过个人述职、考核测评、民意调查等方式全面考察职业操守、从业行为。《意见》显示,要建立职称申报评审诚信档案和失信黑名单制度,纳入公民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对职业道德失范“零容忍”,对学术、业绩、经历造假实行“一票否决”,三年内不得参评。

2、用好“指挥棒”,引导人才流向

新增一批职称专业、降低一批评审条件

人才评价是人才流动配置的“指挥棒”,是激励和引导人才向省委、市委重大战略、中心工作流动,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重要手段。此次改革聚焦落实省委“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战略部署,建立成都与四川省内各市(州)职称评审协作机制。探索建立服务全省专业技术人才的职称评价机制,户籍和工作地不在成都的专业人才也可参加成都职称评审。《意见》称,在中央单位、其他省(区、市)以及省内其他市(州)取得的职称证书,将不再进行确认及换证,实现职称证书异地互认。
同时,要推动职称评审开放拓展,在蓉就业的港澳台地区专业技术人才、持有外国人永久居留证的外籍人才或经认定的外籍高层次人才可参加职称评审。
另一方面,此次改革聚焦成都高质量发展和“5+5+1”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开辟职称评审“绿色通道”,对新引进的高层次人才、急需紧缺人才、新兴产业人才,采取一事一议、一人一策,依据其贡献和实际水平直接认定相应职称。对取得重大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突破、解决重大工程技术难题、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中做出重大贡献的特殊专业技术人才可破格申报评审高级职称。
围绕“六大新经济形态”和“七大应用场景”,将新增设人工智能、大数据、网络信息、文化创意、知识产权、技术经纪等职称专业,满足新经济新产业新业态专业技术人才评价需求。建立新经济新业态和自主创业、自由职业专业技术人才职称参评通道和机制。

3、打破“天花板”,打通“断头路”

所有系列均设置到正高级技能人才与技术人才实现融通

据了解,过去,我市在工程、经济、会计、统计、技工院校教师等11个系列只有副高级职称。而此次改革通过健全层级设置,将所有系列均设置到正高级,打破了职称晋升“天花板”。同时,对于以往工程领域的技能人才无法参与职称评审的限制,此次改革打通“断头路”,在工程技术领域开展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技工院校的中级工班、高级工班、预备技师(技师)班毕业生参加职称评定时分别按照相当于中专、大专、本科学历同等对待。

4、下放“评审权”,当好“店小二”

让用人的评人,评人的用人

“业绩好不好、老板最明白,人才行不行、“企业家”最清楚。”上述负责人表示,为充分体现这一点,此次改革更加突出用人单位的主导作用,打破以往职称评审“政府说了算”的单一局面,营造“专家、行家、企业家,大家说了算”的人才评价环境,充分发挥基层、用人单位和社会组织作用,让用人的评人、评人的用人。
数据显示,2015年,我市已把29个系列的中级(初级)职称评审权全部下放到了区(市)县;2017年,向成都大学、成都职业技术学院、成都市农林科学院等多家高校、院所下放了初、中、高级的职称评审权,明确由用人单位自主制定评审标准、自主建立评审机构、自主组织开展评审、自主使用评审结果。今后,成都市将突出产业集群,逐步向有条件的产业功能区下放职称评审权;突出行业认可,逐步向人才密集、优势明显的行业下放行业职称评审权;进一步向大型企业、医院和其他人才智力密集的单位下放评审权,实施职称“自主评审、自主聘用”。

5、推行“网上办”,探索“网上评”

让信息多跑路,人才少跑腿

“以往职称评审申报资料多、评价周期长、结果反馈慢。此次改革聚焦申报难、反复跑等难点痛点,切实践行以人才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创新“互联网+职称”,运用信息化手段,建立职称评审服务平台,健全信息管理系统,打造全流程、一站式的职称网上服务平台,实现在线申报、在线审核、在线查询。”该负责人向记者介绍,此次改革通过建立职称证书数据库建设,实现网上查询电子证书,让信息多跑路、人才少跑腿,切实增强人才获得感。
今后,我市还将探索实行职称网上评审,让用人单位、评审专家、行业组织在线评审资料、查阅业绩、视频答辩和匿名投票,全面实现职称评审的信息化、社会化、市场化。
“随着《意见》的实施,今后,技工院校毕业生可参加职称评审,农村实用人才可申报职称,自由职业者也可申报职称,论文不再作硬性要求了…;…;如此一来,更多数量、更多类型、更高水平的人才将逐步涌现,在各自领域发光发热,为城市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方方面面贡献力量。”该负责人说。
除了这五大举措,
这次成都职称制度改革也是亮点频现。
四大亮点,每个都值得点赞。

1、评审范围更广泛

打破身份、户籍、国籍限制

《意见》规定,今后,技工院校的中级工班、高级工班、预备技师(技师)班毕业生,具有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职业资格的人员,从事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农业经营管理的农村实用人才,新经济专业领域从业人员,以及自主创业、自由职业、民营企业专业人才都可以参加职称评审。且不同体制、不同单位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年限还可连续计算。
同时,《意见》还打破了身份、户籍、国籍限制。今后凡是在成都就业的港澳台地区专业技术人才、外籍人才可按规定参加成都职称评审,户籍和工作地不在成都的专业人才也可参加成都职称评审。

2、评聘一体、直接认定

高端紧缺人才可破格评审高级职称

除实行全国统一考试的系列(专业)外,凡被企业聘用到专业技术岗位达到一定年限且经企业考核合格的,可凭企业聘用合同及业绩证明就能获得初级职称证书,不再进行相应的职称评审或认定。

3、评价依据更多元

职称评价唯论文成为历史

此次改革不再将论文作为评价应用型人才的限制性条件,将针对不同领域、不同类别人才进行分类设置评价依据、标准和条件。

4、注重以德为先

造假失信行为处罚更严厉

在此次改革的职称评价中,品德放在了首位,特别是职业道德,更是人才评价的重中之重,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突出政治品格。


好了,那么其它一些职称评审同学提出的问题,在此一并解答:

职称评审材料关于业绩经历与社保不在同一公司怎么办?

业绩是人才工作的这几年中所做的项目,并不能保证就在一个公司,也就是说和社保并没有必然关系,两者并不冲突,所以说职称评审材料关于业绩经历与社保不在同一公司是没有问题的,不过每项业绩材料必须回到该业绩的所属单位进行盖章证明,社保材料还是由现单位提供。

具体多少业绩合适呢?

这就需要看提供的业绩够不够分量了,如果说您对项目是国家级项目,你还是项目负责人,而且还通过这个项目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那么很简单,一个业绩就够了,而且通过率极高。但是如果是一些小项目,您在里面仅仅是参加了,还不是什么重要岗位,一般认为都是5个左右的业绩才算可以。

职称评审业绩报告重点就是证明你的工作能力,能够证明你工作能力的有:工作经历、工作年限、奖励、论文等都是最直观的方式,职称评审业绩报告造假在实际职称评审中是绝对行不通的。

以上就是职称业绩证明材料的全部内容,如果您对职称评定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地方,欢迎咨询成都职称邓老师,免费为您解答。

了解更多成都职称评审

2021四川职称评审职称评审职称资讯